旧时文稿:利用供需模型试探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022-09-02 07:55:23
  • 0
  • 0
  • 1

公平与效率是一个长期被哲学界、社会学界、经济学界讨论的问题。由于公平的概念太过宽泛,其伸缩空间的巨大,使几乎每一个人对其理解都有差异,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阶层不同、生长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乃至心情不同都会对公平存在不同角度的认识,其概念在不同问题、不同环境上的不同解释是非常平常的现象。因此,公平与效率似乎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样的问题。一些文章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体,追求效率必然有失公平,追求公平必然有失效率。然而在美国经济学家曼昆(N.Gregory Mankin)所著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书中,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更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阐述。

一、曼昆对公平与效率的诠释及其所建数学模型

曼昆认为公平是由供应与需求的均衡决定的,供应与需求在供应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上达到均衡,这个均衡点就是公平点。效率是供应者剩余与需求者剩余之和称为总剩余,也就是说供应曲线与需求曲线及P轴三线所夹的面积形成了交易双方在实现交易的瞬间所产生的公平点及最大效率。其数学模型如图:

二、利用模型对公平与效率进行理论说明

1、公平与效率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实现的

通过对公平与效率的模型观察,我们发现:公平与效率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实现的,其存在于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而非存在于供应者之间或需求者之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听到过这样的声音“每个人都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为什么他能上好学校,我不能,这不公平。”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其所涉及的双方都是微观主体,都是需求者,被指责的一方无法向指责方提供任何帮助,他们之间在模型中是平行的两条直线,不存在公平点。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公平问题,更无效率可言,而是需求者之间追求的无差异(人和人之间智商不同,努力程度不同,家庭环境不同,追求无差异是无法实现的),不能纳入公平与效率的讨论范畴。但当这句话变为“每个人都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我为什么不能上学,这不公平。”时,我们发现其所涉及的双方一方为微观主体,另一方为宏观主体,作为宏观主体的一方是可以通过主动协调来满足微观主体的需求的。在这句话中既可以找到供需交叉点(公平点)的存在,也可以看到其效率的实现,因此,这句话可以纳入公平与效率的讨论范畴。

2、公平与效率要求供需双方主体的对称性

供需双方主体的对称性是指供需双方不能一方是绝对概念而另一方是相对概念。还以“每个人都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为什么他能上好学校,我不能,这不公平。”这句话为例,如果其指责的不是需求者而是学校,那么,其一方面追求需求方无差异,另一方面却承认供给方有差异。由于这句话所设定的前提是供需双方的不对称,因此,这句话属无理命题。

3、公平与效率是统一体

通过模型我们发现:公平与效率不是一个矛盾体,而是一个统一体,是供应与需求共同实现的结果。其存在于每一具体供求事例之中,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公平所要求的是供需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而供需双方利益之和就形成了效率。如果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在同一问题上丢开公平讲效率或丢开效率讲公平,按照矛盾律或排中律的要求(即二者不同真必有一假或者二者不同假必有一真),我们的思维就会脱离逻辑形式,进入非逻辑形式。而非逻辑形式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因此,在我们作的每一件事中,追求公平就是效率的最大实现。

4、供需曲线的斜率体现着规则是否追求效率

供需曲线的斜率反映了规则的制定是否追求效率。当供应曲线斜率平坦时,我们发现此时供应者剩余小于供应曲线斜率陡峭时的供应者剩余。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知道专利产品的附加值远大于非专利产品的附加值,专利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超额利润,是由于专利法赋予其垄断经营造成的。专利制度本身就是规则设计者追求效率的产物。当规则制定者追求效率时,供应曲线斜率陡峭,当规则制定者不追求效率时,供应曲线斜率平坦。由于规则追求效率,使供应曲线陡峭,供应者剩余增加,从而使总剩余增加。最终实现效率的扩大。

5、公平与效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模型中我们发现:公平与效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供应方主动增加供应量,供应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公平点E向右移动,其在P轴上的取值下降,总效率扩大。此时效率的扩大是由供应方拉动的;当需求方主动增加需求量,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公平点E向右移动,其在P轴上的取值上升,总效率扩大。此时效率的扩大是由需求方拉动的。我们之所以会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而得出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体,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动态的看待公平与效率。

6、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可以通过多因素证明, 多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不是只有单一因素可以证明,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不同因素条件下都可以对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进行证明。只是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不同因素对全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多因素模型是与Q轴垂直分布并与Q轴为轴心的众多单因素模型的组合,多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最终实现全社会效率的最大化。例如:某因素为实现本因素效率最大化,当供应价格低于保本点时,供应方仍能实现其效率最大化,(此时,供应方与需求方的角色已经互换)那就是占有市场,确立品牌市场地位。但这一行为损害了其他因素的效率实现,对同行业的因素来说,其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对税务部门因素其破坏了税务部门效率的最大实现,最终使多因素组合模型的效率无法实现最大化,因此,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才能使全社会效率实现最大化。在对考试招生工作进行公平与效率评价中,我们既可以用录取分数、命题针对性对考试招生的公平与效率进行评价,也可以用录取学校的倾向性、专业设置的集中度…等等多角度的多种因素对考试招生的公平与效率进行评价。在多角度,多因素之间也必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终实现总体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社会是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中不断进步的

一切自然法则都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是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实现能量(效率)的最大释放,钟摆效应向我们揭示了物理学中动能、势能相互转换的道理,钟摆在下落到最低点时,实现了力的均衡,同时实现了能量(效率)的最大释放,也正是由于势能(效率)在公平点上的最大释放,才使得钟摆获得最大动能去追求新的优势,离公平点越远能量越小,优势越大。但优势不可能无限发展下去,钟摆爬到一定高度,动能(效率)就会消失,钟摆就会停滞不前,只有再次去追求公平点才能实现能量的最大释放和效率的最大实现。

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一自然法则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时时纠正我们,在我们不断追求的过程中把握方向,使我们的追求永不停息,使社会不断进步。

写于2003年1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